遗产是否可以不分配给子女?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遗产可以不给子女,被继承人可以通过定立遗嘱的形式明确说明遗产不给子女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立遗嘱必须是处分个人财产,且必须要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才有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视情节轻重可以不分给他或者是少分给他呀。我国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如果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而不去赡养,那么当老人去世的时候,遗产就可以不分给他或者是首分给他,如果他有自己没有条件照顾老人,例如如果自己有病了或者是收入特别少了,或者是距离老人特别远了,客观原因那么可以少分给他一点。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一)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二)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主要指财产继承权不分男女,一般均等分配。
(三)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我国继承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中明确规定:如果被继承人没有订立遗嘱,也没有订立遗赠抚养协议,其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其中,对被继承人尽义务较多的,应当多分得遗产。
(四)养老育幼,保护弱者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四条 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